據《今日儋州》消息 30年間,儋州這座城市呈現的變遷意味深遠,儋州經濟社會的發展碩果累累,讓全市干部群眾充滿自豪。特別是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戰略為統攬,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抓緊抓實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努力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協調發展。在持續多年的努力之下,一個“天藍、地綠、水清”宜居宜業宜游的儋州,日益煥發出迷人的魅力。
市環保局工作人員李金蘭:污水處理站+人工濕地使農村治污投資少效果佳
為了有效解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難題,我市結合自身地理條件,選擇了污水處理站+人工濕地,不僅投資少、占地小而且處理效果還很好。
在南豐鎮油麻村委會坡塘村,一處約200平方米的綠化地格外顯眼,彌漫著舒爽的青草香氣。這里地面長滿“天堂鳥”、 地瓜葉等綠色植物。如果不是市環保局工作人員李金蘭介紹,記者怎么也無法把這里與污水處理聯想到一起。據李金蘭介紹,該污水站的處理模式為:微動力處理+人工濕地。從該污水站通過管網收集該村各家的生活污水到污水站內進行一次過濾,隨后排出來的水直接流入人工濕地內,污水處理站的所有設施都埋在地下。“生活污水人工生態濕地處理工藝就是將生活污水在管道的導引下,經過過濾池后流到人工濕地,即“天堂鳥”等植物的根系下面。污水中的富營養分子經過礫石層層過濾后,終由“天堂鳥”等植物吸收,經過一系列程序,生活污水就能夠達標排放了。”李金蘭說。這樣的污水處理系統它不受季節影響,全自動電氣控制,既達到了污水處理的效果,又使村民有了一塊茶余飯后,閑談散步的好去處。
市民陳阿姨:我們就像生活在森林里一樣
近年來,無論炎熱的夏天,還是帶著寒意的冬季,每天下午4點左右,在那大市區的各主要街道,市民都會看見這樣一幕:一輛緩緩行駛的高壓沖洗車將路上的污物、垃圾沖離路面,高壓水槍濺起的水霧在路邊飄散,像電影特效一般。緊跟著的就是洗掃車,洗掃車過后,路面的污水、垃圾被清理一空,道路清潔如新。清潔過后,城市的空氣頓時變得清爽。
市環境衛生管理局環衛隊清掃保潔組組長麥秀梅向記者介紹到,“海南的夏天比較長,夏天產生的煙塵比較大,我們會針對這個時間季一天灑水三次,還有就是針對個別街道,特別是有工地的街道經常有車進出,進進出出的車會污染路面,我們也會針對這些路段進行多次的清洗和清掃,讓路面保持干凈整潔,這樣,就不會產生灰塵。”
“現在我家周圍都是花草、樹木,就像生活在森林里一樣。”家住萬福西路南茶公園附近的陳阿姨說。如今,市民無論移步到城市何處,都能覓到休憩放松的綠地。
油麻村委會副主任林明:家園變美了
油麻村委會副主任林明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南豐鎮農村,村民居住的也比較分散,生活污水的處理一直是擺在當地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農村生活污水如果長期得不到治理,對松濤水庫水源水質、村莊環境也構成了巨大的隱患。之前的坡塘村,那是一個污水橫流,現在這種情況基本都已不會再出現了,如今我們的家園變得越來越美了。”
截止目前,我市已在南豐、蘭洋、大成和王五4個鎮,涉及到55個自然村開展了這項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總投資6072.6794萬元。接下來,我市將在全市農村推廣這一的環保措施,通過這一措施的推廣,讓全市農村的環境變得整潔靚麗。(記者王敏權 編輯李曉暉)
文章轉載地址:http://www.danzhou.gov.cn/dzgov/ywdt/jrdz/201804/t20180402_2595013.html |